怎样治愈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172053.html高风险非肌层浸润膀胱癌(NMIBC)若在卡介苗(BCG)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常被视作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但复发的临床Ta期(cTa)肿瘤对预后的影响尚无定论。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的Mmeje教授等完成的一项研究阐明,复发低级别cTa期肿瘤,并不代表BCG治疗失败,临床试验中应归至「事件未发生」,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年的EuropeanUrology上。
目前对于高风险NMIBC的治疗包括经尿道肿瘤切除(TUR)和膀胱灌注BCG。尽管BCG使肿瘤复发率降低了32%,但仍有12%~24%的患者会进展为MIBC。即便是BCG治疗无效,选择在膀胱癌诊断明确后24个月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患者亦能从中获益。基于此,能否根据早期复发情况从而确定是否尽早予以RC,也逐渐成为研究者所关心的话题。
BCG-medac膀胱灌注卡介苗
有人发现3个月内肿瘤复发为cT1期者,后续进展的几率高达47%,故将其列入了预后不良因素栏。然而在临床试验中,复发cTa期肿瘤也常被作为研究终点,未有研究曾区分开不同级别的预后情况。为此,Mmeje教授等回顾性的总结分析了cTa和cT1期肿瘤在BCG治疗后3月内复发情况及预后与复发、肿瘤分期和分级的关系。
试验经过
研究最终纳入了MDAnderson癌症中心~年接受TUR和BCG治疗且在3月内复发的膀胱癌患者84例,初诊时cTa和cT1期分别有33例和51例。治疗期间,患者通常于TUR后2~4周接受BCG治疗,又于BCG治疗后6周接受膀胱镜检查,如果镜检怀疑存在复发病灶,则再安排行TUR。
每一次确诊肿瘤复发,患者都要面临治疗上的抉择:即刻RC或继续保守治疗。决定权都在患者及其家属手中,在后续治疗中多次复发的患者,每次也都会重复之前的选择,该研究主要讨论BCG治疗后初次复发时肿瘤情况与预后的关系。总体中位随访时间为74个月。
84例患者5年无疾病生存率为95%,复发时为cTa和cT1期的分别有66例和18例,除11例患者接受RC外,余下73例保守治疗者,5年疾病无进展率和膀胱保留率分别为82%和72%。接着研究者从不同分层角度比较了肿瘤预后的差异。
复发时肿瘤为cTa期组
肿瘤复发时诊断为cTa期的患者有66例,其中初诊时即为高级别肿瘤的有57例(86%)。该66例患者中,6例行RC,余60例继续接受保留膀胱的治疗方案,后者1年内复发率为55%,进展率为13%,5年膀胱保留率为65%。
若按照复发时肿瘤的级别分组,接受保留膀胱治疗的高级别cTa期有47例,1年内复发率达62%,1年内进展率为17%。至随访结束共10例患者发生进展,6例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最后有5例(11%)患者因肿瘤死亡。相比较而言,低级别cTa期在随后1年内复发率为33%,未有患者进展,提示复发时肿瘤级别与预后存在关联。
从该研究不难看出,膀胱癌患者即便是在BCG治疗后短期内复发低级别cTa,予以保守治疗也是安全有效的。作者遂提出,在既往相关的临床试验中,复发cTa期肿瘤一直都笼统的认为是BCG治疗失败,基于本研究结果,建议将低级别cTa期划拨至「事件未发生」,这对临床试验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复发时肿瘤为cT1期组
18例复发时为cT1期的患者,无论是在初诊还是复发,肿瘤均为高级别。5例接受即刻RC的患者随访中无1例发生进展。余下的13例患者,接受保留膀胱治疗,1年复发率和进展率分别为31%和8%,至随访结束有2例患者死亡。总体而言,5年疾病无进展率(PFS)为83%。
研究同时发现,初诊为cTa和cT1期的患者,5年疾病特异生存率并无差别,也印证了BCG对cTa和cT1期肿瘤都具有相似的长期疗效。
总之,在BCG治疗后3月内复发的肿瘤,不同级别的cTa期预后差异明显。高级别cTa期与cT1期相当,1年内复发和进展几率分别可达62%和17%,或需尽早行RC,然而低级别cTa期复发和进展风险较低,并不代表BCG治疗失败,故能够继续予以保留膀胱的治疗方案。在设计相关临床试验时,复发cTa期肿瘤应视肿瘤级别而定,低级别者则归入「事件未发生」一组。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