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FGFR基因融合重排该怎么办临床大数据来 [复制链接]

1#
FGFR基因与肿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酶联受体既是受体又是酶,这一类受体转导的信号通常与细胞的生长、繁殖、分化、生存有关。

RTKs是最大的一类酶联受体,已发现有50多种不同的RTKs家族成员,其中主要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s)、EGFRs、PDGFRs、VEGFRs和HGFRs。

今天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FGFRs,它主要分为FGFR1、FGFR2、FGFR3和FGFR44种亚型。

它们通过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硫酸乙酰肝素形成三元复合物,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途径,影响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分化,参与调控多种组织器官发育和肿瘤发生。

FGFR基因的激活突变、扩增或融合可进一步促使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FGFR基因可能会导致哪些癌的发生?

年一项对例各个癌种的NGS检测结果发现,FGFR通路异常发生的频率为7.1%,每个癌种都有发生FGFR通路异常的可能,常见的通路异常包括基因扩增、突变、重排。

下图为FGFR通路异常的癌种占比,其中尿路上皮癌、胆管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占比较高。

FGFR基因新药研发的进度

近年来关于FGFR靶点数据的报道都非常精彩,关于这类靶点的新药研发也是异常的激烈,目前全球有超过90多项针对FGFR靶点的临床项目,覆盖了胆管癌、膀胱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等多个实体瘤。

针对该靶点的新药研发数据,肝胆癌和尿路上皮癌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都比较高,而且研发的药物也是相对较多,重点给大家分享一下培米加替尼(Pemigatinib)和厄达替尼(Erdafitinib)这两款药物的临床数据。

主要是因为这两款药物已经在美国上市,而且在中国也有类似药物的新药临床项目:

(1)Pemigatinib:FGFR2融合靶向药物,二线治疗DCR(疾病控制率)为82%

Pemigatinib为口服靶向药物,在年4月18号美国FDA正式宣布加速批准Incyte公司开发的FGFR2抑制剂pemigatinib上市,治疗FGFR2基因融合或其它重排类型的经治晚期胆管癌患者。

pemigatinib开启了胆管癌靶向治疗的大门,成为首款胆管癌治疗史上的靶向药物,也意味着胆管癌唯化疗的时代已经终结!

就在前不久Pemigatinib二线治疗局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的Ⅱ期临床试验FIGHT-于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肿瘤学》(TheLancetOncology)正式发表!

结果显示,ORR(客观缓解率)为35.5%,其中3例患者完全缓解(CR),CR率为2.8%,DCR(疾病控制率)为82%。

中位DOR(缓解持续时间)为7.5个月,中位PFS(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OS(总生存期)分别为6.9和21.1个月。

(2)Erdafitinib厄达替尼治疗晚期FGFR2/3突变尿路上皮癌(UC)患者,ORR为40%

年4月12日Erdafitinib厄达替尼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携带有FGFR3或FGFR2突变在铂类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包括新辅助或辅助铂类化疗12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这是FDA准予的首款针对转移性膀胱癌的靶向疗法。

该项批准基于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研究BLC(NCT)。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者评价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达5.5个月,总生存期(OS)达13.8个月,厄达替尼客观缓解率(ORR)为40%,在99例患者中,74例患者有FGFR突变,其ORR为49%,未接受化疗组的ORR为42%,在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组为40%,25例存在基因融合,其ORR为16%,入组前接受过免疫治疗的22例患者高达59%,13%的患者因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疗,无治疗相关的死亡。

针对Pemigatinib和Erdafitinib两款类似药物的临床研究

试验一

试验题目:受试者中评价Pemigatinib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研究

适应症:胆管癌

入组条件

1.年龄≥18岁男性或女性

2.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胆管癌,手术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胆管癌

3.根据RECISTv1.1版,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的靶病灶

4.至少经过一线系统治疗后疾病进展

5.伴有FGFR2突变

6.既往接受过选择性FGFR抑制剂治疗

试验二

试验题目:一项评价ICP-治疗特定FGFR基因异常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多中心、单臂、开放性II期临床试验

适应症:膀胱尿路上皮癌

入组条件:

1年龄≥18周岁,性别不限;

2ECOG体力评分为0-1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

3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

既往至少一线全身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或化疗不耐受的受试者

经中心试验室检测,必须至少具有以下一种基因异常:

FGFR3基因突变:RC、SC、GC、YC,或基因易位/融合:FGFR2-BICC1、FGFR2-CASP7、FGFR3-TACC3、FGFR3-BAIAP2L1;

多一点了解,多一丝希望,多一分信任,多一个选择。可以将此文章分享给你最重要的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往期精选

官方

--

领募临床试验列表(点击查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