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泌尿外科周利群
医院
周利群教授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导师
●中国医师学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全国泌尿外科医师定期考核编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泌尿生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医院学会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泌尿男科医学技术与装备创新联盟副主席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泌尿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泌尿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泌尿外科与男科器械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CUDAUTUC协作组组长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CurrentOpinionofUrology》中文版主编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副主编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副主编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副主编
●《TheJournalofUrology》杂志国际编委
ESMO
根据年WHO全球癌症统计报告中国区数据,膀胱癌是我国第14位常见的肿瘤。年,中国估计有8.23万例新增膀胱癌病例,占全世界膀胱癌新增病例的15.0%。手术是膀胱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对医生和患者造成极大挑战。晚期或转移性膀胱癌患者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在免疫治疗出现前,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是唯一可供依赖的手段,但疗效极其有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使膀胱癌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转折,晚期膀胱癌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和总生存(OS)都有了显著改善。这使得几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国外迅速获批,开启了晚期膀胱癌的免疫治疗时代。然而,由于缺乏在我国人群中的研究证据,目前尚未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我国获批用于膀胱癌的治疗。
BGB--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国膀胱癌数据乍现
BGB--研究是一项在中国和韩国进行的评价替雷利珠单抗(mgQ3W)在既往使用≥1种含铂化疗的PD-L1表达阳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临床Ⅱ期研究(CTR)。该研究纳入晚期二线及以后PD-L1表达阳性的尿路上皮癌患者,单臂单药治疗,直至进展或不耐受,主要终点为由独立审查委员会(IRC)根据RECIST1.1评估的ORR,次要终点为持续时缓解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控制率(DCR)和OS,研究计划纳入例患者,其中中国患者为例。
根据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发布的结果,数据截止至年2月28日,有效性可评价分析集包括IRC根据RECIST1.1版评估的在基线时具有可测量病灶的例患者,此分析集为有效性分析的主要分析集。替雷利珠单抗中位持续治疗时间为15.3周,中位随访7.6个月,30例患者仍继续治疗。在进行评估的例患者中(图1,3,表2~3),24例患者观察到了IRC确认的客观缓解(ORR=23%,95%CI:15.4~32.4),其中包括IRC评估的8例完全缓解(CR)和16例部分缓解(PR);19/24(79%)患者正在缓解中;亚组分析提示,缓解率不受基线因素的影响;此外,此次报告的缓解率与临床Ⅰ期研究相似(PD-L1阳性24%,PD-L1阴性/未知:21%)。本次报告的中位PFS和OS分别为2.1个月和9.8个月。
安全性分析显示,在>15%患者中发生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包括贫血(26.5%)、食欲减退(18.6%)和发热(16.8%);3~4级TRAE仅有贫血(7%),发生于≥5%的患者中。
这是首个报告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治疗亚洲PD-L1阳性局晚期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Ⅱ期研究,并证实了替雷利珠单抗的良好临床疗效和耐受性。很可能由此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获得在我国膀胱癌患者中应用的适应证。
替雷利珠单抗治疗膀胱癌的疗效早现端倪
替雷利珠单抗是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通过改造抗体Fc段避免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ADCP)作用,抗减少T细胞的消耗。既往报告显示,替雷利珠单抗在包括尿路上皮癌在内的晚期实体瘤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BGB-A-(NCT)研究是在澳大利亚患者中进行的替雷利珠单抗Ⅰ期临床研究。该研究分为ⅠA和ⅠB两个阶段,ⅠA阶段评价了替雷利珠单抗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ⅠB阶段评价了替雷利珠单抗在多种肿瘤类型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中就包括膀胱癌。在入组的17例尿路上皮癌患者中,总ORR达29.4%,总疾病控制率达到47.1%。患者整体耐受性较好,无致死性不良反应。
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公布了该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在该研究入组的例患者中,有65例使用替雷利珠单抗超过12个月,其中膀胱癌患者有5例(1例仍处在CR状态)。中位随访时间为27.2个月,替雷利珠单抗ORR高达68%。并且无论患者为PD-L1阳性或阴性,均可对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有反应。
BGB-A-研究将提供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的Ⅲ期临床证据
基于前期研究证据,目前,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临床Ⅲ期BGB-A-研究已经展开。该研究计划纳入例经组织学确认、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T4、任何N或任何T、N2~3期)或转移性(M1、Ⅳ期)尿路上皮癌患者,患者既往未接受化疗,ECOG≤1。以1∶1随机分组后,给予替雷利珠单抗+顺铂(或卡铂)+吉西他滨方案,或安慰剂+顺铂(或卡铂)+吉西他滨方案,替雷利珠单抗给药方案为mgQ3W,化疗方案的给药时间最多为6个周期,替雷利珠单抗或安慰剂的给药时间将一直持续至疾病进展。
该研究预设了几种分层因素,包括顺铂或卡铂、PD-L1表达情况、有或无内脏转移等,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PFS)。
由于替雷利珠单抗前期数据的亮眼表现和未来免疫联合化疗治疗的前景,BGB-A-研究结果十分值得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