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底功能障碍全球影响排尿,排便和性活动,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和更年期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对于女性而言,由于生育,生活事件和老化导致的女性盆底损伤和功能改变与可能导致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因素相关。下尿路功能障碍,例如尿失禁(UI),逼尿肌过度活动(DO),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复发性尿路感染(UTI),在老年妇女中普遍存在。这些情况会干扰日常生活,并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最近的数据表明,衰老时经常发生的一些生理和病理性膀胱变化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密切相关。国际尿失禁协会将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定义为尿急,伴有或不伴有尿失禁,通常伴有频率和夜尿症。随着衰老,能够调节功能性膀胱容量以产生尿液的适应性机制变得不那么明显。膀胱感觉和排空膀胱的能力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这可能是神经元丢失和膀胱和尿道重塑的结果。在患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女性中,年龄和末端逼尿肌过度活动之间存在持续的相关性,并且功能性膀胱容量降低。在尿动力学测试中也检测到这些与年龄相关的变化。
从膀胱结构的角度来看,衰老似乎与膀胱特性的几个变化有关。一些研究显示衰老,氧化应激,炎症和膀胱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有证据表明老年人慢性膀胱年龄相关的缺血和氧化应激可能是导致LUTS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最近研究表明心血管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尼古丁使用和高脂血症)与OAB之间存在关联。从这一观点来看,诸如改善LUT灌注和控制氧化应激的治疗策略可能具有有益效果。
更年期后膀胱年龄相关变化的大多数临床表现变得明显。女性生殖器和下泌尿道具有共同的胚胎起源,由泌尿生殖窦引起,并且都对女性性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敏感。绝经后低水平的循环雌激素导致泌尿生殖组织的生理,生物和临床变化。尿频和尿急是常见的中年患者主诉,此外,大小便失禁发生在15-35%的60岁以上的女性中。有证据表明,雌激素缺乏可能会增加绝经后OAB发生的风险,雌激素替代可能会改善生理性排尿功能,同时降低膀胱过度活动症状的风险。然而,雌激素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
根据国际失禁咨询(ICI)的建议,OAB的初始治疗应从保守的治疗方式开始。行为矫正,包括关于疾病的教育,生活方式的改变(例如避免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及骨盆底肌肉训练和膀胱再训练,代表了这种情况的一线治疗选择。然而最近的数据表明,经常伴随衰老发生的一些生理和病理改变,例如慢性膀胱缺血和氧化应激,与LUT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OAB。此外,强调绝经后循环雌激素水平低是导致膀胱过度活动和衰老相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雌激素疗法可有效治疗急迫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并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复发。故此,局部雌激素治疗和行为改变是绝经后妇女降低尿路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的一线方法。
关爱生命健康,致力疾病治疗
关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