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先有需求后有发明非也枪炮病菌与钢铁 [复制链接]

1#

长安原创

年,爱迪生制作出第一台留声机,并宣扬这一发明的十大用途:记录垂死之人遗言,报时,为盲胞记录有声书,教学童拼字扽等等!至于“复制音乐”这一功能,并未有任何显著地位!

几年后,由于商业价值不够理想,爱迪生转而将发明作为办公室留言机!有人另辟蹊径将该其当作点唱机,只要投币就能播放音乐!而爱迪生认为,这是对她发明的侮辱!因为办公才是这项发明的“正道”。

直到20年后,爱迪生“被迫”承认:留声机的主要用途就是播放音乐!原因竟是人们对点唱的热衷!

需求并非发明之母

需求真的是发明之母?讲到这里,我们似乎被绕进了一团迷雾!不妨继续往下看!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为了遏制法西斯的的侵略,美国政府启动了“曼哈顿计划”,目标直指原子弹制造技术,务必要赶在纳粹之前落实原子弹的制造!计划在年内完成,一共花了亿美元!

年,轧棉机被发明出来。此一发明,只为从棉花中分离出棉籽。只是因为美国南方人工分离棉籽耗费人力、时间成本!如上种种,似乎都在阐述一个结论:需求是发明之母!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他的发明的最初初衷没有被实现,反而录放音乐成了人们垂青的地方。

普遍来看,社会有一种技术不成熟,或者某种需求存在,进而发明家们会因为利益的驱使、社会地位的引诱而着手创造!但实际并非全然如此!

大部分的发明,其实是好奇心的产物。发明家们动手动脚,修葺补缀,做出一些别出心裁的小东西往往都是妙手偶得,福至心灵,甚至事前没有任何宏伟蓝图和构想!

当一件东西被发明出来时,人们需要为它赋予一项用途;或者,还有一些发明诞生后,它的最初初衷被淡忘,由于消费者为其找到了新用途,发明家因此“被迫”承认并倒向大众声音的一边!发明往往是需求之母。只是常见观点将其进行混淆了!

粗俗理解,多年前的刘慈欣写出《三体》时他不会想到能有今天的大爆;

马尔克斯旅行路上忽然掉转车头,一头扎进书房写作18个月诞生《百年孤独》这部浩瀚之作,他并不知道该作会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最璀璨星星,那些精彩绝伦的句子,以及瑰丽奇幻的想象或许就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

捕获灵感,修葺补缀,福至心灵以及好奇心的驱使,往往是创造者们的动力楔子!

发明是踩在巨人肩上的累积、迭代

当我们在理直气壮地说谁发明了什么,其实就已经陷入到了一种悖论中。课本说,瓦特年发明了蒸汽机。但实际上,瓦特的点子是在他修理一台蒸汽机的时候产生的。然而,那时蒸汽机已经发明了57年,发明人是英国人托马斯·纽科门!

有意思的是,托马斯·纽科门的蒸汽机是从托马斯·萨弗里的蒸汽机改良而来。萨弗里的蒸汽机在年获得专利,可是他的设计灵感源自法国人的一张图纸张!如果继续追本溯源,还会诞生一大批人名。

这里的论述,不为否定瓦特之贡献,而是意在阐明通常大家承认的发明家,都有前人的影子,他们经过改良改进,使得发明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

爱迪生年发明了白炽灯,这是众人知晓的。但是,——年时别的发明家就已经发明了白炽灯泡,且取得了专利;同样,莱特兄弟的载人飞机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成功的。

发明家们大幅改进既有发明,拓宽销路,提升商业价值,最后世人接受新发明,而历史的车轮在他们面前似乎作以停顿,这些人便成了举世公认的发明家!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技术的革新、发明时累积的,而不是英雄凭空书写的;第二,技术发明之后,才产生了用途的问题,而不是现有需求后由发明的。

面对新发明的不同态度,决定了社会结构有别

轮子,司空见惯!最先发明轮子的是墨西哥人,可是墨西哥人没有将其作为运输工具应用到车子上,为什么会如此呢?

仔细思量就会明白!墨西哥没有牵引车子的牲畜,整个美洲大陆几乎都没有大型劳力的牲畜。新大陆美洲和亚欧大陆驯化的大型动物比例是1:1,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可想而知!

1、比起既有的原始劳力方法,新技术的到来能够提升经济效益。如果墨西哥人用轮子器械运输,他们的运作、生产效力会不会提升呢?不言而喻!

2、其次,社会价值和声望往往起着重要作用!为什么我们愿意用高出实际很多倍的价格去买一个签名版商品,就是因为名人效应及其背后的价值。

日本人仍然使用难学、难写的汉字,而不全面使用日文拼音假名,只是因为汉字承载的社会威望,难以断舍!

、既得利益和兼容程度。可能你不会想到,我们使用的打字键盘的设计,最初竟然是为了降低打字效率。为了强迫打字员降低打字效率,设计师将那些最常用的字母打散集中在左边。

年,试验过一种提升打字效率的键盘设计,发现使用新键盘能够提升打字效率近一倍。然而,那时的键盘系统已经在人类社会营造出了坚实的生态,熟练的打字员,教打字的人,制造商以及销售员都已经习惯且成为了既得利益者,如今的键盘系统一次又一次地将其封杀!

再如,为什么英国直到20世纪20年代还在使用煤气街灯,而不改用电灯呢?

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沉没成本过高——政府已经在煤气街灯上做了大量投资,他们设下重重关卡牵制电力公司,好让煤气公司能够维持竞争优势!革新面前,必然会触及某些人的“蛋糕”,守旧是一种本能,并非谁都有“破圈”的勇气!

4、新技术的优势必须被看到

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美洲,他们带枪、马匹,而美洲原著人的对抗武器竟然是石器、棒子,这样的对弈美洲人能占据什么优势?因此,整个美洲大陆被殖民,最后成为欧洲人的驻地!

年,欧洲大部分地区没有火器,阿拉伯人将火炮带到了西班牙!战争中,西班牙人深受火炮攻击之苦。恰巧英国的高层在场,他们目睹了火炮的威力,于是将火炮引进并在6年后派上用场大败法军,它即是克雷西之战!

同一社会,一个发明的遭遇不同,人们面对它的态度也不一样。

中世纪,中东地带的文化普及率高及欧洲社会,他们吸收古希腊荟萃,发明改良风车,利用潮汐推动磨盘,改进冶金术,机械工程和灌溉方法。从中国引进造纸术,火药。这一阶段的技术流转方向是从伊斯兰世界到欧洲。而不像今日之势,欧洲作为技术流转源头!

新发明之主动接纳、被动挨打

一项发明诞生之后,往往会以两种方式传播出去——一则,人们看见和听说后觉得有用,于是也就采用了;二则,没有该发明的社会出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容易被控制。为了获得生存和话语权,他们不得不采取行动!

比如,公元年,中国军队和阿拉伯军队在中亚展开了激战,阿拉伯人在俘虏中发现了造纸工人,于是将他们到了撒马尔罕,设立工厂,制造纸张!

一个社会、国家对待新技术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命运!日本人放弃火枪,中国放弃远洋舰队都是典型的例子。

火器在年传入日本。彼时,两名葡萄牙人搭乘中国货船抵达日本,日本人觉得这种武器非常了不起,于是制造和改良。到了年,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日本枪支都是世界第一!

然而,因为日本武士人口多,武士刀又是阶层的象征,更是宰制下层的利器。传统对决中,往往都是双方武士出列,然后展露高超武艺。加上日本人排外,而火枪又是外国人发明的,这样的社会风俗和理念下,政府限制枪支生产。

直到年,美国舰队闯入了日本海域后,日本以孤岛自立的迷梦才被打碎,日本这才恢复枪支生产!

无论是技术,还是制度,有人能够积极应变,顺应时势,而也有人像临难的鸵鸟一样,掩耳盗铃,将脑袋塞到到草垛中。近代史上,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成功的制度升级,保留天皇制,安然过渡!顺利进入了资本主义阵营。

反观中国近代,面对外部危机只能像陀螺一样被抽打。

年时,中国的发明创新仍然独步全世界,不但领先欧洲,而且比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还要先进——运河控制阀门,铁铸和深钻技术,火药、风筝和纸张等等!而此后,中国放弃远洋,以上自居,闭关锁国!

对于新发明的不同态度,造成了不同大洲的发展参差。人类发明需要定居,而定居需要有食物生产为前提,因此人必须生活在距离田园、果园较近的地方,还得储存剩余粮食。

定居生活作为发明的关键因素!一个地方的技术,无论是发展还是维持,都不仅仅依赖当地的发明,更依赖于其他社会的传播!

比如,欧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竞争也最激烈,由此诞生了肥沃新月地带和中国两个粮食生产地带!

欧亚大陆的轴线是东西横向的,许多发明可以从欧亚大陆上的一个点向着另外一个点传播,纬度、气候对其影响小;

但是美洲新大陆不一样,南北狭长,而且中间又是巴拿马地峡,一块大陆被切割地支离破碎,技术和发明在地理上的流通难度大!因此,欧亚大陆上的技术和流通更早,也更容易,而美洲则显滞后!

人类从非洲大陆起源,并逐次向世界各个大洲扩散,而美洲又是最后达到的。美洲大陆驯化的大型动物极少,所以即便墨西哥人最先发明了轮子,没有牲畜的牵引,他们也只能将其当作玩物。

讲到这里,需求和发明之间的关系似乎已经明了!墨西哥人发明轮子,不是为了运输货物,因为美洲缺少牲畜劳力;同样,一如我们文初所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是为了记录遗言,报时等作用,但是消费者们对此不买账,最后只能将其作为点唱机进入人文类世界!

一般而言,在我们朴素的认知里,觉得有需求才会有发明,但其实这是一种悖论!当然不能全然否决!

但在世界发明稀少之初,很多发明家的发明并非蓄意谋之,而是在生活的罅隙,日常的角落里,他们勤于探索,富有好奇心,并在修葺补缀中福至心灵,捕获了发明灵感,并寻求现实用途。

当然,如文中的强调:技术革新是累积的,是迭代的,我们如今所言的很多发明家、科学家可能是大幅改良既有技术,抑或推动商业价值和应用,因此他们被社会熟知,被推崇,我们也要知道他们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只是历史的车轮滚到这里时停驻了,发明家们因此揽获财富、声誉!

总而言之,对待新技术和发明,每一时代的每一个大陆、地域都有一定局限性,不同的态度往往决定着一个民族、国家,一片大陆未来几十年、几百年的命运。

中国便是最好的活例,从技术、发明和制度上一度的遥遥领先到落后、被动挨打,酿成了近代的民族苦难和悲惨境遇。

历史上前人挖的“坑“,作为这片土地上的儿女只能去填!这堂“补课”路漫漫而修远,需要几代人努力!路虽远,行则将至!

曲黎敏《生命沉思录》:父母务必明白这三句话,否则女儿婚姻不幸

曾仕强:越早“出来”的人,越不容易得大位!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贾平凹低谷写《废都》,与原配离婚之后,不料再遇到灵魂伴侣

剧版《三体》有意避开这一历史事件,既显尴尬又无可奈何?

刘慈欣曾十万元贱卖《三体》,而今估值十亿,大刘会为此后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