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优势在我台湾海军的迷之自信在哪 [复制链接]

1#

在台军的防御作战计划中,台湾岛南北两端的海域已被划定为“决战海域”。

之所以称其为“决战海域”,是因为在台军看来,台湾东岸是防御重点,如果解放军的军舰飞机能够从台湾的南北海域到达其东边,完成对台湾岛的包围封锁,那么对台湾的威胁就是致命的。

所以,台军的计划是,要在“决战海域”阻击解放军东渡,以达到“击敌于海上、拒敌于海岸”的目的。

这口气确实很大,但究竟能不能实现,还得看实力。与解放军在海上决战,就少不了一支强大的海军,那么台海军有这样的实力吗?

两岸海军你追我赶50年

其实在数十年前,台海军还真有与大陆海军一决高下的实力。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共内战尚未结束,台海军的发展方针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东轻西重”。

当时解放军的海军太弱,对台湾岛的东侧没有任何军事压力,加之蒋介石还做着“反攻复国”的春秋大梦,所以台海军的主力都部署在台岛的西海岸。

当时,台海军主要装备有4艘“阳字”号驱逐舰,6艘“太字”号护航驱逐舰,12艘“山字”号护航驱逐舰,4艘“关字”号护航炮舰,26艘“江字”号护航炮舰,14艘“永字”号扫雷舰等。这些都是来自美国的老旧舰艇。

而建国初期大陆海军的主力是来自苏联的4艘鞍山级驱逐舰和4艘成都级护卫舰,其他多是一些小型舰艇,缺乏出海攻击能力。所以在这个时段,台海军相比大陆海军,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

因为“反攻大陆”的需要,台海军还尤其加强了两栖作战力量。

当时台海军拥有23艘“中字”号坦克登陆舰,17艘“美字”号中型登陆舰,30艘“联字”号步兵登陆艇,21艘“合字”号通用登陆艇等,另外还有本土建造的各型登陆艇两百多艘。

由此可见,蒋介石还是做足了反攻的准备。但台海军装备上的优势,并没能转化成战场上的胜利。解放军运用“小艇打大舰”的特殊战法,先后击沉“太平号”,解放万山群岛,取得八·六海战大捷等,创造了一系列以弱胜强的经典海战案例。

从七十年代开始,随着蒋介石反攻大陆梦的彻底破碎,台海局势得到一定缓解。但台海军的发展并未因此减速,美国在与大陆缓和关系的同时,也没有放缓对台军的援助。

而且为了平衡两岸海军的实力,每当大陆海军服役新的战舰,美国就会立即为台军提供能与之抗衡的战舰。比如当年美国对台援赠4艘“阳字”号导弹驱逐舰,就是为了对付大陆从苏联获得的4艘鞍山级驱逐舰。

年代后大陆自制的型旅大级驱逐舰陆续服役,美国又对台出售了一批新的“阳字”号驱逐舰。至年,台海军共接收并翻修了26艘“阳字”号驱逐舰,水面作战能力已压倒大陆海军,而且数量上也仅次于美国和苏联海军,排名世界第三。因此台军当时号称拥有亚洲最大的驱逐舰队。

这种优势一直持续到新世纪初。

在台海军完成“二代舰”换代之后,截止年台海军保持着5.6万人的规模,拥有主力新型驱护舰近40艘,包括18艘驱逐舰,8艘成功级护卫舰,8艘济阳级护卫舰,6艘康定级护卫舰。

另有导弹快艇50余艘,两栖登陆舰19艘,4艘潜艇(只有2艘具有水下攻击能力),以及各类巡逻艇、扫雷艇、登陆艇数百艘。

这些“二代舰”配置的武器主要是美国的“鱼叉”反舰导弹、“标准”2型舰对空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以及台方自制的“雄风”反舰导弹等,具备相当的反舰和反潜能力。

而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数据,大陆海军截止年才有25艘驱逐舰,45艘护卫舰,50艘登陆舰,50艘柴油潜艇,以及45艘导弹快艇等。如果平摊到三大舰队之后,属于东海舰队的主力舰艇其实也不多。

另外在具体部署方面,台海军则形成了“东大西小”的格局,也就是将大型主力舰艇都部署在台湾东面,以实施大范围的海上机动作战。而西面向大陆一侧,则部署的多是小型舰艇,如“光三”锦江级导弹巡逻艇、“光六”隐身导弹快艇等。

之所以如此部署,是因为台军认为,一旦开战,解放军必将以大型水面舰艇为主力掩护庞大的登陆舰队渡海作战。而台海军用大型战舰与解放军正面抗击,不仅成本高风险大,而且还会让台岛东侧海域的防御形成真空。

因此台军方才制定了“以小攻大”的战术,这与当年解放军用小船打国民党大舰的战法如出一辙。

台海军靠什么决战境外海域?

新世纪以来,大陆海军迎来高速增长期,而台军的增长速度却明显停滞了。至今台海军的主力战舰,还是原先的那批“二代舰”,而且随着老一批“阳子”号驱逐舰的陆续退役,台海军的驱逐舰如今只剩下了4艘基德级。

年台海危机之后,台军为加强防空能力向美国求购神盾舰,遭到拒绝后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购买了4艘造价1.5亿美元的基德级导弹驱逐舰。

除了4艘基德级驱逐舰,台海军的家当目前只有22艘护卫舰(巡防舰),2艘轻型护卫舰(巡逻舰),4艘潜艇,43艘巡逻艇,14艘布雷和扫雷艇,舰艇总数为艘。

据外媒称,台海军的这个实力已名列世界第10名,排在美国、俄罗斯、中国大陆、印度、日本、英国、法国、韩国、意大利之后。

要是台海军能排名全球第10,那么大陆三大舰队中的任何一支都可以排进前10名。现在的东海舰队拥有约15艘导弹驱逐舰,至少35艘护卫舰,以及庞大的两栖登陆舰队。不管是单舰性能还是规模,东海舰队的实力都已胜过台海军。

台海军现在能够拿得出手的主力战舰就是4艘基德级,此前还有台媒称其可以对抗大陆的万吨大驱。不过这显然是痴人做梦。

基德级是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建造的一款多用途驱逐舰,在那个年代它的战斗能力的确相当出色,而且吨的满载排水量也让其成了一款“准万吨大驱”。

该舰装有2座“标准”防空导弹发射装置,2座4联装“鱼叉”发射装置,2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等,以及SQR-19拖曳声呐和SQS-53A舰首声呐,具备强大的防空、反潜、反舰能力。

但相比大陆的主力驱逐舰中华神盾D,基德级依然略有逊色。D配备了相控阵雷达与垂直武器发射装置,可搭载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海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鹰击-18超音速反舰导弹等。

其中鹰击-18作为一款“亚超结合”导弹,具有优秀的突防能力,而且射程可达公里,远超基德级“标准2”防空导弹的最大射程公里。加上近公斤的高爆弹头,完全可以对大中型战舰发出致命打击。

相比第二代D,新一代万吨大驱的实力又有了质的提升,比服役了近半个世纪的基德级高出一两代,战力更不可同日而语。

警惕台海军的不对称战术

面对两岸军事力量差距的不断扩大,台军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企图从三个层面削弱大陆海军的优势。

一是建设“第二海军”。在大陆海军加速造舰的这些年,相当于海岸警卫队的台海巡部门,也提出了一个宏大的造舰计划。

按照计划,该部门将在年到年间建造6种类型共艘舰艇,包括4艘吨级巡防舰,6艘吨级巡防舰,12艘吨级巡防舰,17艘吨级巡防艇等。

按要求,这些舰艇都是军民两用的设计,建成后在战时可以随时改装成护卫舰、导弹艇和布雷艇,执行军事任务。因此,这支舰队也被称为台湾地区的“第二海军”,未来的任务就是辅助台海军执行作战任务。

二是加强反介入能力。因为两岸实力的不对称,实际上台海军很早就放弃了发展大型战舰的思路,而是侧重于发展小型舰艇,包括反舰导弹武器等。台“第二海军”之所以全是中小型舰艇,也就是这个原因。

有了小舰艇之后,下一步则是为其配备各类型导弹发射装置。目前,台海军的驱逐舰、护卫舰以及新型吨级隐形轻巡逻舰,都已装备有“雄风2”“雄风3”等导弹发射系统。其中“雄风3”最大射程为公里,使用惯性和GPS制导可用来精准攻击大型舰艇,已成为台湾版的“航母杀手”。

第三,采用分布式作战理念。这是来自美国海军的一种战术思想,很接近游击战术思想,大体意思就是将海军舰队划分成若干小的作战单元,采取分散部署、分散袭击的办法来破坏对方的阵线。

有了以上三点,的确在某些方面增加了台军抵抗大陆的底气。实际上大陆海军根本不怕与台海军决战,相对来说,台海军的这种以小博大的不对称战术,更值得警惕。

先发制人式降维打击

在台军看来,只需要运用不对称战术和反介入武器,在战时给解放军制造巨大的破坏,就能阻止解放军渡海登陆。

但这种战术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却是值得怀疑的。一方面,大陆的海军舰队有多层防护网拦截反舰导弹,根本不会给台军的小舰艇以及其发射的反舰导弹近身的机会。

另一方面,真要到了战场,大陆恐怕也不会给台海军出手的机会。大陆实施渡海登陆之前,必然会先取得台海的制空权与制海权。

利用空中轰炸力量和远程打击力量实施降维打击,彻底摧毁台军的岸基雷达和防空系统,包括台军难以掩藏的舰艇与战机。

一旦解放军取得台海的制空权与制海权,那么台海军的那点家当基本就可以报废了,那些小舰艇别说到“决战海域”阻击解放军,就怕连港口基地也走不出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