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东水师近代海军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粤海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能治好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_zx/wxgw8kp/

清廷建设近代海军的重心在北洋水师,而根据当时确定的海防建设部署,还有一支南洋水师。两者的区域划分以山东半岛为界,上到鸭绿江口为北洋水师负责;山东半岛至西沙、南沙海域由南洋水师负责,分别由北、南洋大臣管辖。只不过,作为两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地,广东在建设近代海军方面也极为迫切,没有按照清廷的设计,统一纳入南洋水师规划发展,而是显示出强烈的地域独立性以及排他性。

自然受到中央政府以及北、南洋大臣的非议,以及暗中使绊,更多地是依靠广东、广西的自力更生,这也体现在了北、南洋水师的成军,是在绿营水师之外另起炉灶;两广水师则直接在广东水师的框架内换装军舰,两广的海域防御也由其负责,表明了经费不足以支撑招募建设水师。此外,两广水师的另外一支广西绿营水师,则负责广西内河治安。

广东水师编制

有了上述所说的掣肘,造成了整体上两广水师的武备并不出众,受限于财力,购买英法建造的小型军舰,没有一艘达到千吨以上,可以胜任缉私抓捕,但要出海作战就有点勉为其难了,这一情况直到张之洞到任后才有所改观。

年,时任山西巡抚的张之洞升任两广总督后,一则为加强广东海防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其次认识到黄埔船局受限于技术以及规模,积极寻求技术雄厚,有能力建造大型军舰的造船厂。

这里就不得不提当时中国最大的造船厂,福建船政局。年末,肃清完太平天国残部后,闽浙总督左宗棠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完成多年来,建设近代海军的夙愿,其上书中从海防、民生、商用、漕运等讲述了自造轮船的优越性,得到了同治皇帝的首肯。此前,因法国在清政府购置蒸汽军舰落后于英国,其便想在也军购上分一杯羹,法国愿意将宁波的船厂转让,作为双方合作的诚意;而两名原为法国海军军官的德克碑、日意格,中间牵线搭桥,积极联系舰船图纸、机器以及招募技术人员。

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

不久,左宗棠选址福建马尾建设船厂,便是福建船政局,此后发展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造船厂。作为相邻省份,有了地缘上的便利,很快进入了两广总督张之洞的视线。此时福建船政局在经营模式上,采用计划调拨,即中央每年拨给一定的经费,但若是建造的舰船被调拨他处,则中央不再另外拨款,给福建船政局造成了很大的财政压力,入不敷出。于是,福建船政局想出了建造舰船费用,由使用省份自行支付的市场化策略,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上的压力。

一边是需求方有刚需,一边是供给方需要资金,两者一拍即合,两广方面一下订购了“四大四小”的军舰。主管福建船政局的船政大臣裴荫森喜出望外,为缓解在新式军舰上的迫切,特地将在建,即将下水的“威远”级六号铁胁木壳兵船,优先交给两广使用,这便是“广甲”舰。

所谓铁胁兵船,指的是建造舰船初期,肋骨等关键部位需要采用曲线型的木料,自然生长的树木产量不高,价格也贵。之后转为用钢铁加工成肋骨等关键部位,船壳仍然采用木质,是为铁胁木壳兵船,欧洲称为铁木合构船。

“广甲”舰

”广甲”舰采用此前“威远”级“横海”舰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上凸显出了很浓的法国血统,显然是在左宗棠时代积累下来的。甲板上设计了3根桅杆,前方的桅杆用于瞭望,而桅杆的存在则可以张挂风帆,采用风力航行,节省煤炭。整舰无附加装甲,加大船的宽度,提高了适航性;加大主机功率,采用了英国进口的马力三气缸康邦蒸汽机,航速达到了14.2节(1节=1.公里)。军舰全长67.66米,宽度10.27米,舱深7.71米,排水量吨。

主炮采用了两门mm克虏伯炮,分别设置在舰体前部两舷,发射角度可以旋转为度,舰尾也设置了一门同型火炮,中后部还安装了四门mm克虏伯炮。近防方面设置了四门五管机关炮,防备鱼雷艇的鱼雷袭击。此外,还配备了两具鱼雷发射管,“用以冲击敌船”。

如此,吨位已逾吨位的”广甲”舰,很快占据了广东水师旗舰的位置。其他“三大”分别命名为“广乙”、“广丙”、“广丁”,有别于“广甲”舰,可以称为“广乙”级。(所谓“级”是指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型号的军舰都会建造多艘,这一型号便命名为“XX级”)只不过“广丁”舰后来因经费问题,被继任的李瀚章裁撤,并入了福建水师。

“广乙”级的特征有两处:

1、火炮设置略显单薄,主要是3门mm克虏伯炮,导致其被称为鱼雷快船;

2、水线附近安装了1英寸的穹甲甲板,保护轮机、锅炉、弹药仓等要害部位。

总体上来看,受制于工业制造能力,三舰性能并不突出,“广乙”舰、“广丙”舰的装甲防护,只能是“聊胜于无”的心理安慰,但福建船政局凭借两广方面的经费,获得了难得的技术试验与积累的机会,尤其是“广乙”舰、“广丙”舰的建造,为近代中国积累了穹甲巡洋舰方面的建造经验。

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

此外,为解决海军人才短缺的问题,两广总督张之洞上奏中央,在黄埔设立水师学堂,还将船政学堂即将毕业的学员,“转会”过来,美其名曰“缓解”船政学堂办学的经济压力,这样这批学员摇身一变,变成了黄埔水师学堂的毕业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