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冰火之岛200海里的由来 [复制链接]

1#

原创极地塞翁王建男的北极圈

年3月7日星期六

勒伊法赫本

-2/3C,阴

风速:10-60km/h

6

海里的由来

再说说冰岛人引以为豪的鱼。

其实,应该是渔。

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寒流交汇于此,使冰岛周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渔场之一,渔业资源也因此成了冰岛的生命线。

二战后,欧洲多国拖网渔船涌入冰岛渔场。为了维护冰岛的渔业资源,年冰岛政府宣称拥有4海里专属经济区,并年将其进一步扩大到12海里。

英国不接受冰岛的单方面法律,于是派遣军舰阻止冰岛海岸警卫队对英国渔船的干预。这场被称为”鳕鱼战争”的争端直到年才通过谈判得到解决。

然而,几年后,由于过度捕捞,冰岛的鲱鱼捕捞突然陷入困境。年,冰岛宣布将专属经济区扩大到50海里。年,又进一步扩大到海里。

英国坚决拒绝承认海里的限制,并派出海军在冰岛水域保护英国渔船。

两国的争议最终在奥斯陆得到解决。而海里的界限在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期间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敢为天下先的冰岛,不仅为世界创造了(年-年)和(年),20世纪,又为这个世界在海洋秩序上创造了冰岛模式。

7

第二大渔业站

勒伊法赫本这个名字来自一千年前的维京时代。当年,许多人在这里登陆冰岛,但一直没有成为定居点。直到年才被确定为交易中心。

年,有人开始在勒伊法赫本海域捕捞鲨鱼和鲱鱼。此后几十年,捕鱼船队迅速发展,村子的基础设施开始完善。年起,勒伊法赫本成为冰岛第二大渔业站。

或许是为了防止过渡捕捞,这个村子的渔码头对出入港渔船进行捕获物数量和品种的登记管理。

GunnarPllBaldersson是码头管理员。这几天,他的手受伤了,仍在坚持工作。

用打着石膏夹板的手写字,也是一绝。

8

鱼籽加工厂

年后,这里成为最大的鲱鱼产地,并在年达到顶峰。那时,这里有11个鱼类加工厂。大多数居民来自这一时期。

码头附近的GPGSEAFOOD是一家加工鱼籽的工厂。

这家公司是在胡萨维克起家的,以后又陆续在Bakkafjrur和勒伊法赫本开办了工厂。老板昆雷格卡尔赫林森(GunnlaugurKarlHreinsson)独资拥有这三家企业,同时他还控股一家海鲜公司rsnes。

昆雷格说,食品企业的生产流程必须管理严格。为此,我只能隔着窗子拍了几张车间里的场景。

昆雷格的企业文化很有个性。他说,企业不仅是雇主和商界的重要纽带,也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的公司参与当地的各种项目,例如支持运动队、青年活动和其他社区改善项目。

9

学法语的渔妇

老船长昂纽恩铎(nundur)一辈子生活在勒伊法赫本。今年82岁的他始终坚持自己驾驶渔船出海捕鱼。

他的孙女艾娃艾娃(Eva),毕业于冰岛大学法语专业。30岁那年,艾娃放弃了专业跟爷爷捕鱼。

已经做了三年渔妇的艾娃说,她从小就喜欢跟爷爷出海捕鱼。经过这些年的认真权衡,她坚信,捕鱼才是自己的专业,法语仅是一个工具而已。

昂纽恩铎的PH号渔船在渔业管理员Gunnar的档案里又叫TF-SQ.

今天,昂纽恩铎收获平平——PH共捕获鳕鱼毛重4.4吨。其中,普通鳕鱼(orskur)公斤,大鳕鱼(orskurstr)公斤。

这些数据,经过管理员Gunnar的实测,记录在案。

10

旅点业的机遇?

这个偏僻的小渔村的旅游市场似乎有了潜在的商机。

奥马尔(mar)出生在勒伊法赫本。父亲是渔民。父亲去世后,他“到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混了几年”(奥马尔自述)。

最近,奥马尔从匈牙利回到家乡做旅游。他的旅馆名字叫PostHotel,就在我们旅馆的街对面。

今天路过时,门开着,走进去看看,正在装修中。

奥马尔雄心勃勃。他说,这不仅仅是旅馆,而是客房、餐厅、酒吧、台球室的综合体,他准备雇佣四个职员。

提起我们住的小旅馆“雀巢”,奥马尔有点不屑。

他说,在今年夏天的旅游旺季前,他的旅馆肯定能开业。欢迎我们再来勒伊法赫本时住在他的店里。

后记

年8月8日,我在Google地图搜索PostHotel,没有结果。在那间奥马尔装修过的房子上面,Google没有提供任何的商业标识。

同一天,“雀巢”的房价已经高达欧元/夜,且一床难求。

原标题:《北极日记

冰火之岛-16-海里的由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