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哪些什么症状 https://m.39.net/pf/a_7282164.html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世界气象日的主旨之一,就是广泛宣传气象工作,唤起民众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在今年的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系傅刚教授和他的海雾研究团队专门撰文,对年初各大媒体在青岛、威海、大连等近海海域出现海雾现象的报道中所频频使用的“海浩”一词,进行了产生、使用、传播的调查,通过追溯辨析,廓清了这一现象民间用语的大众传播可能会对科学知识的传播形成的误区。文章调查路径明晰、推论确实、指向明晰,充分彰显了海大学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精究的治学态度,也值得人们思考:在科学知识丰富的时代,媒体应肩负怎样的传播责任。“海浩”一词的首次出现年1月6日席卷全中国的强寒潮天气,给大家带来许多意外。在网络上和自媒体上转发的大量图片和视频中,非常吸人眼球的是在青岛、威海和大连等地近海海域出现了一种所谓的海上奇观——“海浩”现象。在各种媒体上“海浩”一词的爆炸性出现,使得许多人以为它是一种海上的新现象。其实“海浩”一词早在年就见诸报刊了。年11月27日的《大连晚报》刊发了《獐子岛海域出现“海浩”奇观(图)》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