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代表委员的精彩提案点赞
编者按: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这些提案因“点到了痛处”而获得广泛点赞,堪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金点子。本版特相关提案,希望借此引发业界在新常态下的深入思考。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呼吁:通过立法保护山区生态 在3月5日河北代表团的审议中,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山区生态保护法》的建议”得到与会代表高度赞同。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山国家,山区面积649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2/3,山区在国家和谐社会构建和可持续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志刚认为,山区是我国当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地区,同时也是未来的潜力和希望所在。 王志刚用“两高两低”概括了山区不同于沿海和平原的特点。“两高”一是指山区是全国的生态高地,是山前平原区地下水最重要的补给源,在生态平衡中占据支配地位;二是指山区是全国自然资源的高地,是支撑全国经济建设的强大后盾。“两低”一是指山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低谷,全国80%以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二是指山区是我国科技和人才的低谷,山区本来就科技教育相对落后。 目前山区生态环境已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山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态的双重重任。对于全国利益和长远发展而言,走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之路无疑是山区建设的正确道路。然而,从山区的局部利益和眼前发展而言,山区更愿意抓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由于国家利益与地方和群众利益、长期利益与眼前利益不一致,导致多年来强调国家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国家生态建设工程得不到山区群众的配合和支持,成效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山区地方*府、企业和群众又片面追求眼前经济效益,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山区发展经济与生态建设的矛盾,已经影响到沿海和平原的可持续发展。 “山区的发展不仅仅是山区自己的事情,而且应成为国家层面统筹考虑的重大事情。”王志刚坦言,在当前情况下,还不能指望沿海、平原和城市完全自发地充分支持山区,也不能寄希望于山区不顾自己的眼前经济利益完全自发地恢复和改善生态,因而迫切需要国家通过立法进行山区与平原、沿海地区的利益调节,依法对山区发展予以重点倾斜,依法要求沿海、平原和大城市对山区给与生态补偿等。 王志刚认为,依法振兴山区,鼓励全国协力支持山区,是加速山区追赶沿海和平原、实现全国协同进步、构建和谐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从山区生态保护的现状和未来看,有必要制定一部针对山区的系统的、综合的、完整的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山区生态保护法》。这部法应打破行*区划的壁垒,以山区和冲积平原为同一生态系统,制定山区生态保护整体规划,定期对山区生态状况、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对山区进行的一切生产建设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以便更好地保护山区生态环境。魏传忠、杨忠岐等5位全国*协委员联名建议:建立国家濒危珍稀动植物种源基地 这是一份由5位全国*协委员联名的提案,提案呼吁建立国家濒危、珍稀动植物种源基地,对我国濒危、珍稀动植物种源加以有效收集、防疫、保存、抢救、开发。 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社会和谐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从1800年至1950年的150年间,高等植物每年大约灭绝200种左右。西方世界对自然界物种保护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认知较早,不少西方大国已陆续建立了国家级动植物种源基地,国际社会也共同制定了一些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多边、区域性及国际性公约。但因种种原因,我国在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依然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与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我国利用国外物种资源更是不多,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逐步增加从国外引进和利用一些动植物资源,为有效保护我国的濒危珍稀动植物物种,增加我国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丰富我国陆地与海洋的生物多样性,为国家的生态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长远基础。提案建议,借鉴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做法,从国家层面着手,进一步加强和推动这方面的战略布署和系统组织。 提案建议从五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和宣传推广工作。 二是在《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战略规划纲要》指引下,把建立国家濒危珍稀生物资源拯救中心和世界珍稀动植物种源基地确定为国家战略。在保护和繁育国内濒危动植物的基础上,收集、引入世界各地珍稀动植物资源,在国内开展这些物种的保护和繁育。 三是充分发挥全社会特别是有实力民营企业的作用,制定有吸引力的*策和相关配套措施,充分调动全社会、民间企业与机构参与国内外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事业的积极性。 四是国家在资源保护*策上给予更多支持。建议国家发改委尽快审核各地申报及在建濒危、珍稀动植物物种拯救保护中心和种源基地项目,并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请国家林业局等动植物引进与保护主管部门在行*许可审批上给予快速和便利支持,同时出面争取相关国际组织和有关资源国的支持。 五是协调处理好国门生物安全把关与便捷关系。建议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加大对外来入侵生物防控,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内濒危珍稀动植物种源基地及生态安全,防止珍稀物种资源非法流失。同时,在安全风险可控基础上,实施科学的分类管理,为进口国外有益的活体珍稀物种在检疫审批、快速通关等方面给予支持等优惠措施,提供技术、管理方面的指导。 版权声明:以上文字及图片均为中国花卉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一律不得转载、摘编。 :投稿地址(请先阅读投稿须知)↓ E-mail
iuyi79@